政策与质标

你好!欢迎光临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网站!今天是

首页 > 政策与质标

政策与质标

法律知识 质量 标准 政策法规

企业视角的《民营经济促进法》理解与运用(八)

来源:康思律师事务所浏览量:276日期:2025-06-10

【法条链接】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未经公平竞争审查或者未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出台政策措施;(二)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中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

运用建议:

1.积极关注并参与公平竞争审查,维护自身权益。企业如果发现政策措施存在不公平的内容,可以依法向有权机关提出异议或投诉,促使相关部门对政策措施进行重新审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关注招标采购信息。密切关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的相关信息,确保及时获取招标公告、采购文件等资料,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错失机会;如果发现招标文件或采购条件存在限制或排斥民营企业的内容,应及时向招标人或采购单位提出异议。

【法条链接】

第七十二条 违反法律规定实施征收、征用或者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法律规定实施异地执法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运用建议:

1.防范不当征收、征用或查封、扣押、冻结。如果企业遭遇不当的征收、征用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应第一时间向有权机关提出异议或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复议无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确认相关行为违法,并申请赔偿损失。

2.警惕异地执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企业如果发现执法人员来自异地且无合法授权,有权要求其出示相关法律依据或执法证明,并拒绝配合非法执法行为。

【法条链接】

第七十三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拒绝或者拖延支付民营经济组织账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向民营经济组织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依法订立的合同的,由有权机关予以纠正,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大型企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拒绝或者拖延支付中小民营经济组织账款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运用建议:

1.依法申请纠正。如果民营企业发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履行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或合同约定,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有权机关申请纠正;对于大型企业拒绝或拖延支付账款的行为,民营企业可以依据《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相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投诉或举报。

2.利用法律手段,依法追讨欠款。如果民营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之间存在账款争议,可以尝试通过调解或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如果协商、调解或仲裁无法解决,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法条链接】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运用建议:

1.及时识别侵权行为。如果民营企业发现自身权益受到财产被非法侵占、知识产权被侵犯、经营者受到人身伤害等,应立即收集相关证据,明确侵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2.评估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民营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侵权行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为后续维权做好准备。

【法条链接】

第七十五条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依法予以行政处罚;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运用建议:

定期开展合规审查。企业应定期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自查,排查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果发现,应及时主动改正,避免被有权机关查处。

【法条链接】

第七十六条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采取欺诈等不正当手段骗取表彰荣誉、优惠政策等的,应当撤销已获表彰荣誉、取消享受的政策待遇,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运用建议:

诚信经营,避免骗取荣誉或政策待遇。在申请表彰荣誉、优惠政策或其他政策待遇时,应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准确,避免采取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如果发现自身存在不符合政策条件的情况,应及时主动向相关部门说明,争取整改机会,避免被追究法律责任。

【法条链接】

第九章 附则第七十七条 本法所称民营经济组织,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由中国公民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以及前述组织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民营经济组织涉及外商投资的,同时适用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运用建议:

1.准确界定自身组织形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自身的法律身份,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每一种组织形式都有各自优劣之处,所依据的法律也存在不同。在设立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登记注册,确保股东结构、出资比例、经营范围等符合规定。

2.涉及外商投资时,同时适用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如果有外资股东持股或外资实际控制,应同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等相关规定,确保外资股东的持股比例、经营范围、审批程序等符合外商投资管理的要求,避免因违反外商投资规定而受到处罚。

【法条链接】

第七十八条 本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分享: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公布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侧悬浮窗-左侧(金伟)
雅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