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发展

你好!欢迎光临云南省塑料行业协会网站!今天是

首页 > 技术与发展

技术与发展

专论 企业管理 环保资源 创新与发展 科技前沿

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来源: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浏览量:1569日期:2017-08-31

塑料加工业是以塑料加工成型为核心,集合成树脂、助剂、改性高分子材料、塑料机械及模具等产业为一体的新兴制造业,既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产业,也是民生产业。中国塑料加工业现已成功跻身世界塑料加工大国并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精神和《轻工业发展规划(2006-2020 年)》、《轻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继续推动塑料加工业由大

向强迈进,在《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基础上,编制《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一、塑料加工业“十二五”技术进步回顾

“十二五”期间,中国塑料加工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专利和标准化工作,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面迈进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

(一)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创新平台逐步建立。至“十二五”末,全行业获得授权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达6.6 万余件,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 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 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 个;轻工行业重点实验室10 个、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17 个;国内开设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高校300 多个,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

28 个以上,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数量稳步增长,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显著。

(二)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我国塑料加工业技术创新已开始从“追赶”向“并行”转变,新技术、新成果研发和应用步伐加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9 项,中国专利奖金奖2 项,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基于拉伸流变的塑料挤出技术、柔性屏幕用碳纳米管薄膜、聚氯乙烯-聚酯(PVC-PBT)合金免钢衬门窗型材等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及长碳链尼龙专用树脂生产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LNG 储运用聚氨酯深冷绝热泡沫材料、高回弹鞋用超临界CO2 聚氨酯微发泡技术、高强度低压聚乙烯交叉复合膜等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年产20 万吨大型造粒机组、内循环二板直压式注塑机、超大吨位注塑机问世;高效连续混炼装置为清洁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保障;塑料加工机器换人改造使生产更加精确高效。

(三)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新材料、新技术和节能装备的大量应用显著降低了重金属污染和VOCs 排放,大大提高了制品加工与应用过程的能效。新型环保助剂的开发应用取得新进展;无溶剂、水性复合膜及合成革生产技术日渐成熟;淘汰含氢氯氟烃(HCFCs)发泡剂约29 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30 余万吨。

(四)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加工业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有待加强;用基础研究成果指导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并落实在产业化示范技术上的创新链条尚不完整,投入不均衡;实验室技术孵化到工程放大直至产业化的成果转化渠道不畅,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还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三五”期间努力加以解决。

二、我国塑料加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十三五”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大潮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点,是塑料加工业由大变强的攻坚期,行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承受严峻挑战。

(一)进入更加依赖技术进步的发展新阶段

经过“十一五”的超高速发展和“十二五”的结构调整,我国塑料加工业已完成由产业发展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进入了创新发展阶段。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塑料加工业同样遇到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增长动能转换等问题,多年来主要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国内塑料加工行业发展已过了引进、吸收、模仿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为主的初期阶段,在技术追赶中进入后半程,将更多依靠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支撑发展。技术上快速跨越的空间缩小,迫切需要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产业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创新从“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的转变。同时,国内塑料加工行业目前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高端产品仍以进口为主,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但大量引进的高性能、高技术含量、质量一流的产品,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技术追赶后半期,进入世界前沿的先进技术将逐渐增多。

(二)全球创新格局和产业变革将进一步加速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进入高强度研发时代,经济增长更加依赖科技发展。创新全球化和网络化加快,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正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和企业的创新模式,创新驱动将成为谋求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发达国家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主导全球生产体系、高端创新要素相对集中的趋势仍难以改变。全球创新格局和发展趋势的变化使我们既有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三)全球制造业进入智能转型期倒逼塑料加工业发展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以德国工业4.0 和我国《中国制造2025》等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将对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

我国塑料加工业起步晚、中小企业多、技术力量弱、创新能力不足,仍处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并存,不同地区、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阶段。发展智能制造

面临基础薄弱、新模式尚未成型,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如何在智能转型大潮中不掉队、不落伍,跟上时代步伐,缩小而不拉大差距、不输在起跑线上,是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塑料加工业呈现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和微成型发展趋势

功能化既是塑料制品具有明显优势的特有属性,更是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塑料加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产业的重要标志。轻量化伴随低碳经济同步到来,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等的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成型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生产生物质降解塑料和生物基塑料,促进塑料加工业向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微成型作为聚合物微纳尺度制造科学的前沿技术,在光电通讯、影像传输、信息储备、医疗器械、高端复杂结构零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是塑料加工业精密智能装备、模具和先进成型工艺的集中体现。

三、塑料加工业“十三五”技术进步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重大需求为基础,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方针,以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为重点,前瞻布局,引领发展,重点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素质,推进我国塑料加工业加快向世界先进行列迈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发挥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保证和支撑作用。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牢牢把握“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技术发展方向,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的产业方向,大力实施“高效、安全、循环、生态”发展战略,推动塑料加工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高端化、个性化”的市场导向,推动新型生产模式和新型业态的快速成长。

——牢牢把握“由大到强”目标,大力实施“进口替代”,加快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步伐,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

(三)主要目标

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培育、支持行业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在重点产业中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建立具有创新、咨询、检测、工程放大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其中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数量达到5 家以上,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25 个以上。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2.增加科技资源总量

行业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2-3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到35 家以上,30%以上中型及“专特精尖”小型企业获省市级企业中心认定;整合行业优势资源,重点建设不少于20 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5 个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占收入比重超过3.0%,行业整体力争达到2%;重点行业关键技术和装备自主化率力争由40%提高到60%

4.推进节能减排

推进节能减排及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进新能源利用,采用环保新材料、新工艺及新技术降低能耗,实现经济和环境、社会效益协调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综合能耗符合国家指标;复合软包装、合成革行业溶剂型传统生产工艺产生的有机废气全面治理、达标排放;60%以上塑料改性造粒及塑料异型材、塑料管道、塑木复合材料等生产线实行混配料一体化技术改造,减少粉尘污染;进一步推动塑料在建筑保温、节能改造及给排水等领域的应用;聚氨酯、挤出聚苯乙烯(XPS)等泡沫塑料生产积极淘汰氢氯氟烃发泡剂;完善废旧塑料回收加工体系,实现废旧塑料改性、高质和高值可资源化利用、无污染排放。

5.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瞄准产业链前沿,价值链高端,加快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技术和产品的安全升级;中、高档产品比例及产品的质量与配套水平有显著提高,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争取到2025 年,塑料加工业主要产品及配件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端领域的需求,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四)主要任务

  1.加快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塑料加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用相结合的行业创新体系,适时多形式建立行业性研发机构,重视推动成果在业界转化,推动与上下游产业的互动合作,促进塑料加工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和技术储备,努力缩小差距

根据塑料加工行业“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的发展趋势,紧紧跟踪当代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科技,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创新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前沿技术研究。通过增强原始创新,探索技术产业化新模式,实现整体技术从“跟踪”到“并跑”的升级,与国际先进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技术,力争迈上“领跑”台阶。

3.组织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示范

通过塑料加工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合攻关,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塑料加工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逐步解决制约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高端原料、助剂、装备严重依赖进口、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水平不高等瓶颈,推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带动行业整体能力全面提升。

4.加快重点塑料加工装备研发,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

在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同时,以关键技术、设备和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开发行业高端装备,提高自主化水平,提高国产塑料机械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5.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大力推广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普及,调整产品结构,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设备。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6.加快新型工艺研发,加大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

加大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力度,开展塑料制品热加工挥发气体成份排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行绿色、节能、高效生产工艺,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7.推动安全工程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和环境安全

高度重视塑料制品特别是与食品、饮料接触的塑料薄膜、容器、管道等的卫生和安全问题,在全行业组织、倡导加工企业重诺、诚信、守法,以高度社会责任感严格执行相关卫生和安全使用标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切实保证产品的卫生与安全。加强企业生产过程监督,加强诚信建设,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8.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推进塑料加工业智能转型

根据塑料加工行业现状和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围绕重点行业关键生产环节,按照柔性化、协同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制造模式,开展两化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加大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的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推动智能制造体系加速构建。

四、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塑料加工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塑料加工业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通过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消费品品质提升计划和技术改造、强基工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专项工程及示范项目,支持塑料加工业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升级及产业化。

——支持塑料加工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检测中心等建设。加强科技型示范企业、示范区域的建设并给予政策支持,促进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加大对塑料加工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支持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塑料加工装备首台套示范和产业化。支持重点行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企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水平。

(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强化重点企业的科技引领作用,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创新开发能力和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帮助行业龙头和重点企业通过资本运作组建企业集团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自主创新。

(三)加快人才培养,为塑料加工业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实施行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企业、高校、研究院所联合机制,建立、完善塑料加工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好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职业教育工程,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围绕产业升级,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重点,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

(四)协会组织发挥作用,把握行业科技发展方向,为行业提供优质服务

中国塑协和地方协会要充分发挥熟悉行业、贴近企业,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行业的科技发展目标、方向,产业布局、行业准入、风险评估、安全预警等行业重大问题的研究,把握行业科技发展方向,加强对行业科技发展的指导;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划及产品标准的制定,反映企业诉求,推动各项支持塑料加工行业技术进步的规划、政策、项目的制定和已出台支持行业技术进步的相关政策、已颁布的各类“十三五”规划中塑料相关科技项目在企业的落实;及时向企业传递国家、政府的相关政策、信息,抓住机遇,利用各方面的投入,有效组织以企业为主体,金产学研用结合的行业内外、上下游的科技力量开展攻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行业利益,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五)政府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发挥其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作用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协会在参与涉及行业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税收、金融、进出口关税、退税等政策的研究与制修订方面的作用;在各类技术研发、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的立项过程中、各项政策的实施中政府部门要充分征询行业协会意见,依靠行业协会促进落实、跟踪、监督和反馈;授权并支持协会协助政府进行行业认证、质量监督、行业准入及后续管理;建议政府建立并加强与行业的沟通交流机制,做好前瞻性、安全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为行业科技创新发展不断提供激励政策,推进塑料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一:“十三五”期间重点产品发展方向

附件二:技术项目目录

分享:

上一篇: 云南省“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下一篇: 没有了

侧悬浮窗 郑州塑博会
侧悬浮窗-左侧(金伟)